九月金秋,培文迎來了一群少年,在新課改之風的吹拂下,少年伸展翅膀,在詩歌中翱翔。開學一個月來,高一老師在教學中,滲透“素養(yǎng)導向,綜合育人,實踐育人”理念,學生課堂活力四射,思維的火花碰撞出豐碩的果實。下面是高一語文組實施新課改的收獲。
教學相長疑里擷趣,思維碰撞惑中生花
——《紅燭》教學發(fā)微
韓老師
《紅燭》是詩人聞一多的作品。是現(xiàn)代詩歌史上很有名的一首新詩,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將其選入,作為“青春”板塊的范章。
由于時代的不同,當代學生所接受教育環(huán)境的不同,他們的價值觀念顯然不同于《紅燭》所處的那個時代,在進行第一單元備課過程中,單元教學目標引起了我的思考:第一單元既然是談青春的價值,它的限制詞是“青春”,重在過程;而紅燭又是講奉獻,“奉獻”在于結果。將奉獻的結果與青春的過程等同起來,是不是有點牽強?帶著這個問題,我請教了組內(nèi)前輩,查閱了大量的教學范本,以及不同時期人們對于《紅燭》的評價,試圖來解開這個困惑。盡管這樣,我也依然囿于自己狹隘的思想,鉆在牛角尖里出不來。
帶著這個困惑,我走上了課堂。我與學生一起反復讀了這首詩,一起了解了詩歌創(chuàng)作的時代背景,分析了他的象征意義,最后我把我的困惑拋給了學生:紅燭的奉獻和我們第一單元的青春有什么關系?
同學甲:青春需要奉獻,奉獻是青春最美的一種品質(zhì)。
答案似乎沒有什么問題,但這個答案放之四海而皆行,太過于籠統(tǒng),顯然不是我想要的。于是我又問:讀詩要知人論世,我們前面講了詩歌的創(chuàng)作背景,能否結合背景再來充實一下這個答案?
同學乙躍躍欲試:革命需要奉獻,只有不斷地燃燒,才能“救出他們的靈魂/搗破他們的監(jiān)獄”才能“培出慰藉的花兒/結成快樂的果子”才能創(chuàng)造光明的世界。
顯然,這個答案已經(jīng)走進了文本,理解了作者的心意,但是依然覺得缺少一點什么。如果作者僅僅只是在贊揚紅燭這種奉獻精神對于革命的意義,豈不是太過狹隘?那么我們能不能再拔高一下這首詩的內(nèi)涵?
同學丙:青春是革命的青春,奉獻是革命的奉獻,中國的革命如火如荼,正如人一生中最光華燦爛的時刻。
顯然,到此,答案已經(jīng)浮出水面,從“青春”這個詞出發(fā),挖掘詞語的革命含義,是對詞語內(nèi)涵的充實,思維充分,邏輯細膩。青春不僅是人的青春,他更是中國革命的青春;奉獻不僅是紅燭的奉獻,他更是前赴后繼的革命人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畏犧牲,負重前行的自我奉獻。是啊,這不正是從紅燭到到理想人格的升華嗎?這不正是單元教學目標中所提出的“青春價值”嗎?我想到了“吾愿吾親愛之青年,生于青春死于青春,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。進前而勿顧后,背黑暗而向光明,為世界進文明,為人類造幸福?!蔽蚁氲搅恕耙蝗沼幸蝗罩杳鳎欢澯幸欢澲杳?,個人有個人之青春,國家有國家之青春。”從個人,到革命,從革命到國家,從國家再到個人的思想高度,青春與奉獻一以貫之,不能生硬地去融合或者撕裂,而應該站在文本的角度去理解,站在時代的背景下去解讀。我這才理解到作者的用意,才理解到編者的良苦用心。
通過一堂普普通通的語文課,我深刻地認識到,備課再充分,不走進課堂,不深入學生,教師和學生也是兩張皮。素質(zhì)教育背景下,教師的教學活動,不能僅僅限于知識的傳授,更為重要的是培養(yǎng)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,教師一步一步地啟迪,學生也能冒出思維的火花。學生的回答顯然更能激發(fā)教師的認知,而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,通過這樣思維的碰撞,困惑就能迎刃而解。教學相長,是也!
沁園春.延安培文
王老師
桂問清秋,云卷天舒,
圣地重游。對群山蒼莽,
延河激宕,寶塔依舊,
百尺高樓。長征雄奇,
棗園豐偉,萬種風流耀神州。
俱往矣,嘆今朝吾輩,
誰來煮酒?
中原才俊乘桴。興教育鴻儒來此途,
聚五湖之士,八方學子,
鐘靈毓秀,壯志躊躇。
墾拓荒山,引來桃李,
即日花開天下求。
培英秀,
文中庸之道,盛世宏圖。
課堂拾萃(高一11班)
既不懼歲月,便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----------梁心怡
即天各一方,便約定七夕,淮水竹亭----------顧雨軒
既無法改變,便順其自然,既踏上征程,便不懼山高路遠----郝佑多
月光小曲
既釀一壺酒,便借三分月光,
洗去憂思惆悵,紅燭羅帳,
既焚一炷香,便享三分幽靜,
聽著鐘聲木魚,回味雨榭歌臺。------王彥婷
昏。興
17班李美聊
樹搖葉落,
雀兒驚措,
無風,
眼下癡兒問天闊。
彤云暗訪,
雨娘戲過,
踏水,
小童無賴溪邊臥。
昏。雨
17班李美聊
小雨無聲見青巖,
仙云霧靄共徘徊。
孤舟寂寞映水綠,
萬古英雄可再還。